Board logo

標題: 喻情於物寄情於樂--借物寄情法 [打印本頁]

作者: bfrancis0714    時間: 2010-9-9 20:56     標題: 喻情於物寄情於樂--借物寄情法

如果說愛情是人間最美的花朵,那麼處於熱戀中的青年男女之間的綿綿情話就是這朵美麗的愛情之花上的一串串露珠。愛情的語言,就像青年人五彩斑斕的愛情生活一樣,充滿了無窮無盡的迷人魅力。
  是的,綿綿情話是有魅力的,是說不盡道不完的。然而有時候戀人們卻都感到一種深深的痛苦,他們找不到合適的語言來表達自己對戀人的感情。他們覺得,和自己內心那如潮水般湧來的豐富感受相比,話語真是太貧乏、太有限了。這時候,戀人們便尋找另一種語言,另一種方式,來傾訴自己的激情。
  俄國著名作家列夫.托爾斯泰34歲愛上了僅18歲的美麗少女索尼婭小姐,他採用一種十分別緻的方式來向她求愛。他用粉筆在一塊綠色桌布上寫下了一句話,但他只寫每一個單詞的第一個字母,然後讓索尼婭猜。聰明的索尼婭一眼就看出了這句話的意思:「你那麼年輕美麗,我懷疑我們是否能幸福地結合在一起。」看到這句話,索尼婭的心中開始激烈地跳起來。
  他們正是用一種無聲的情話來代替有聲的語言,從而超越了語言文字的障礙,而達到了深層次的心靈溝通。後來,托爾斯泰將自己的這段美妙的經歷寫進了小說,演化成《安娜.卡列尼娜》中列文用粉筆字向吉提傾吐心曲的著名情節。
  這就是無聲情話的含蓄之美、蘊籍之美。這種無聲的情話,是對有聲語言的一種有益的補充,是人類突破語言的有限而向著無深廣的感情世界不倦探索的結果。青年戀人們之間那久久的注視、深情的愛撫,又何嘗不是一種無聲的綿綿情話呢?雖然沒有那令人心顫的三個字,但這份相知的意境又怎是千言萬語所能表述得盡的?
  在我國的古代,男女授受不親。更不用說擁有花前月下,傾訴衷腸的相戀場景了。他們表達常常喻情於物、寄情於樂了。
  司馬相如和卓文君暗中相互敬慕卻又無法表達。一天,相如應邀到文君家作客,便借琴傳情,彈起了《鳳求凰》。文君聽出了曲中真意,高興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當司馬相如向文君求親時,卻遭到她父親的拒絕。文君讀著相如一封封文詞激情的來信,深感情真意切。於是,她不顧父親的責罵和他人的譏諷,毅然和相如私奔成親了。
  這種表達愛情的方法尤其適用於那些內向、羞澀的戀人。雖有情,卻不敢大膽吐露,這時,可以動動腦筋,尋找一種別緻的方式,既不用說「我愛你」之類熱情濃烈的話,又可以讓對方在輕鬆的氛圍中領會你的良苦用心,何樂而不為?




歡迎光臨 芊嬌#女人街 (http://touchfish.info/) Powered by Discuz! 7.0.0